首页
关于
留言
友链
更多
视频
壁纸
推荐
早报
导航
2048
找电影
红旗头像
Search
1
浅谈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外交如何应对
7,370 阅读
2
聚合全网影视!观看无任何限制!真不简单!
6,444 阅读
3
正确认识当前两岸关系形势
3,269 阅读
4
论中国共产党成功及其优秀品质
3,249 阅读
5
“十三五”时期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重大意义
2,760 阅读
365
日
周
月
季
年
我的
我的中学
我的大学
我的研究生
我的工作
我的爱情
我的烦恼
我的其他
路
感悟
旅途
娱
影
音
体
文
食
饮
官方生活
公告
活动
资源分享
其他
注册丨登录
Search
标签搜索
形势与政策
日常
陆融海
考研
大学生活
中国航天
心情
中国共产党
生活
感悟
国庆
研究生生活
热门活动
电影
考研经验分享
我的大学
天气
学习
中国方案
优秀品质
陆融海
累计撰写
126
篇文章
累计收到
357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365
日
周
月
季
年
我的
我的中学
我的大学
我的研究生
我的工作
我的爱情
我的烦恼
我的其他
路
感悟
旅途
娱
影
音
体
文
食
饮
官方生活
公告
活动
资源分享
其他
页面
关于
留言
友链
视频
壁纸
推荐
早报
导航
2048
找电影
红旗头像
注册丨登录
搜索到
22
篇与
陆融海发布
的结果
江泽民同志在上海逝世享年96岁
2022年11月30日
40 阅读
0 评论
2 点赞
2022-11-30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极其悲痛地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通告:我们敬爱的江泽民同志患白血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于2022年11月30日12时13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6岁。
2022-03-18
留一句话,给三年后的你
留一句话,给三年后的你,我相信总有一句话贼走心
2022年03月18日
272 阅读
9 评论
54 点赞
2021-11-25
宁可坐视德国覆灭,日本也不进攻苏联
二战期间,苏德战场的胜负关乎世界命运。德国胜了,吃下苏联的德国将成为超级庞然大物,再也无人能敌。而德国败了,反法西斯战斗也将基本胜利。
2021年11月25日
52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2021-11-23
当年侵华,是日本国民的一致选择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部直指政治、军事、国家体制本质的好电影,《军阀》。 这一部电影,是日本半个多世纪前拍的老古董电影了,我国很久以前翻译后引入。 这部电影总长度2小时,别人推荐给我后,我总共看了3遍。 第一遍花了3分钟,然后立即看了第二遍,花了半小时,随后立即看了第三遍,花了2小时。 这部电影,一个镜头都不容错过,值得仔细的看。 这是一部战争片,但因为拍摄于半个世纪前,非常的古老,画质和动作效果都没看法,和如今的战争片相比显得非常幼稚。 但这部电影完整还原了历史,整部电影都是由史料堆砌而成,简直堪比纪录片。 看完之后,你会清晰的了解到日本高层是如何从反战一步步变得好战。 当年日本慢慢消化地盘,一步步蚕食中国是最佳战略,非要扩大对华战争,一口气吃成个胖子,最后消化不良导致暴死,为什么? 因为一步步蚕食中国,获利太慢,无法解决日本国内剧烈的社会矛盾和贫富分化,所以日本必然要扩大对华战争。 在当时的日本,赞成扩大对华战争的,被称之为是爱国者。 不赞成扩大对华战争的,被认为是卖国者,是日本资本家豢养的走狗。 今天的人们肯定不这么想,但当年的日本老百姓就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不扩大对华战争,那么日本激烈的国内矛盾有颠覆政府,支持左翼,导致日本国内爆发赤色革命,被苏联和平演变的可能性。 正是因为看穿了这一点,毛泽东当年才写出了《论持久战》。 不需要打赢日本,只需要拖住日本,减少日本从中国的获利,扩大日本在中国的支出,让日本占领中国变得不那么“赚钱”,那日本就必崩。 当日本在中国陷入战争泥潭,无法获取充足的利益平息国内矛盾时,日本只剩下两个选项,要么自我崩溃,全国解体,要么就继续扩大战争,从英美手里抢南洋殖民地,从而获取足以平息国内矛盾,安抚日本民众的利益。 日本不可能等死,于是对英美开战是一种必然。 高层都知道对英美开战是找死,但不开战也是等死。 所以日本左右都是个死。 《论持久战》能获胜的论据,源自于日本尖锐的阶级矛盾,看似庞大的力量后面是无比的虚弱。 这一点,你可以在《军阀》这部电影里看的明明白白。 电影一开篇,就是鼎鼎大名的日本二二六兵变事件。 这次兵变事件改变了日本,改变了中国,但知道的中国人却不多。 1936年2月26日,日本帝国陆军部分青年军官带领1000余名士兵发动军事政变,刺杀多名提倡稳健为主,不愿意扩大对华扩大战争的日本高官。 被重点攻击的就是当时的日本首相冈田启介。 上来就杀首相?日本陆军胆子这么大的? 还行吧,从1921年至1936年,15年时间日本已经有4位首相被杀身亡了,也不差多死冈田启介一个首相。 袭击首相府的陆军,多达300人,携带大量轻重武器。 不过这次冈田启介比较幸运,他的秘书兼妹夫松尾传藏把他从床上拽起来推到了洗澡间躲藏,而自己穿上冈田的衣服泡到院子里高呼“天皇万岁”被叛军打死。 两人长相很相似,叛军误以为松尾传藏是首相,就离开了首相府,让冈田启介逃过一劫。 袭击内大臣的陆军,为200人,这位77岁的海军大将刚从美国大使格鲁举办的晚宴回家,就被打了47枪,当场惨死。 袭击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大将的陆军,为30人,携带轻机枪4挺,直接用机枪把这位曾经的大将打成马蜂窝。 袭击财政大臣高桥的陆军为120人,他们认为高桥是日本资本家的代表,把高桥直接乱刀捅死。 袭击天皇侍从长铃木贯太郎的部队为204人,他们认为这个日俄战争中的海军英雄是国贼,和英美勾结的代表性人物,频繁出卖日本利益向英美妥协。 还有其他的日本重臣,都分别有小部队进行了袭击。 凡是站在日本财团这边的,凡是反对扩大对华战争的,凡是提倡和英美保持和平的。 就算你曾经为日本流过血,就算你曾经是日本的英雄,就算你是日本崛起的功臣,都一律杀掉。 这次政变屠的日本重臣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任何人都无法忍受,所有高级官员、将领人人自危。 经审判,带头叛变的19名领导人物被处以死刑,另有40人被判处监禁,长期风靡日本的以刺杀高官达成政治诉求的风气被扭转。 但被处死的这19名叛军,却被日本平民百姓认为是大英雄,也饱受中下层官员和军人的同情,悼念他们的人不计其数。 日本国内赤贫的百姓已经穷的快活不下去了,这19人是在用自己的命给他们找一条活路,当然是英雄。 民意如此,谁敢拦? 冈田启介首相虽然侥幸活了下去,但闹出这种事,天下人都反对他,自然没脸当首相。 1936年3月9日,广田弘毅担任日本首相。 干到1937年2月2日,干不下去了,被迫辞职,任期11个月。 同日,林铣十郎担任日本首相。 干到1937年6月4日,干不下去了,被迫辞职,任期4个月。 这两位首相都以各种手段,各种理由来拖延对华战争,最终被下面人掀翻,两人合在一起就当了一年首相。 1937年6月4日,近卫文麿担任日本首相。 1937年7月7日,日本陆军挑起77事变,向卢沟桥发动战争,从此掀起了中国全面抗日的序幕。 1937年12月13日,日本陆军进行了南京大屠杀。 日本对华战争,自此扩大化,投入中国的日本陆军数量从20万激增到了200多万,然后陷在了中国动弹不得。 但近卫文麿,因此当了2年首相。 但是当对华战争陷入泥潭之后,从中国掠夺的利益根本不能喂饱日本,无法削减日本尖锐的阶级矛盾,日本军方希望通过侵略亚洲的南洋地区,以此掠夺资源。 但南洋是英美的殖民地,侵略南洋等同于向英美宣战。 脑子正常的日本政客,都能判断出战争的结果,基本必输。 近卫文麿同意扩大对华战争,因为他觉得扩大对华战争有很大风险,但勉强还能控制得住,但对英美发动战争近卫文麿坚决反对,绝不下这个命令。 因此,近卫文麿被掀翻了。 1939年1月5日,近卫文麿干不下去了,被迫辞职,任期1年5个月。 1939年1月5日,平沼骐一郎担任日本首相。 干到1939年8月30日,干不下去了,被迫辞职,任期7个月。 同日,阿部信行担任日本首相。 干到1940年1月16日,干不下去了,被迫辞职,任期5个月。 同日,米内光政担任日本首相。 干到1940年7月22日,干不下去了,被迫辞职,任期6个月。 同日,近卫文麿第二次担任日本首相,史称第二次近卫内阁。 干到1941年7月18日,干不下去了,近卫文麿被迫重组内阁,任期1年。 同日,第3次近卫内阁重组完成,近卫文麿第三次担任日本首相。 干到1941年10月18日,干不下去了,第三次近卫内阁垮台,任期3个月。 同日,东条英机担任日本首相。 以上所有垮台的内阁首相,都有一个特征,就是反对向英美开战,以各种理由各种手段压制国内的好战力量,都希望同英美保持友好关系,谁都不愿意承担对英美开战的责任,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会把日本拖向毁灭的深渊。 但只要你坚持这个想法,你就会被日本中下层力量弄垮台。 而这些首相,没有平息日本国内尖锐矛盾的能力。 敢向英美开战的高层官员只有一个,叫东条英机,因此他最终在1941年10月18日成为了首相。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国海军偷袭珍珠港,日本陆军大规模侵略亚洲南部。 和英美开战,不是日本高层几个战争狂决定的,而是日本国内上上下下的一致选择。 不想自我崩溃,就只能扩大对外战争。 因为在南洋掠夺了大量利益,平息了国内尖锐的社会矛盾,东条英机坐稳了首相宝座。 到了1944年7月22日,因为战争失败,被美军反推到了本土,东条英机被迫辞职,任期约2年9个月。 同日,小矶国昭担任日本首相。 干到1945年4月7日,日本已经濒临彻底崩溃,被迫辞职,任期9个月。 同日,铃木贯太郎 担任日本首相。 干到1945年8月17日,日本被迫投降,任期4个月。 1936到1945这九年的时间,日本换了11任内阁。 自77事变开始,和中国对抗的日本政府,也共有9个。 中日全面抗战打了8年,日本政府换了9任,平均1年垮掉一个政府。 表面上日本是法西斯独裁政府,但换政府的频率比以短命著称的美国政府还要离谱。 政府如此频繁的更迭,表示日本的高层领导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被底层民意一步步的反压,最终引发了全面战争,最后把全体日本人拖入毁灭深渊。 在这9年的11任内阁里,近卫文麿干了3任内阁,总任期2年8个月。东条英机干了1任内阁,总任期2年9个月。 这两个人的任期,远远长于其他日本首相,因为近卫文麿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战争,东条英机发动了对英美的全面战争。 谁发动对外战争,谁就能获得民意支持,谁就能坐稳首相之位。 谁提倡谨慎战争,谁倡导和平,谁就被赶下台。 为什么日本战败后那么多底层军人自杀,他们可不单纯的为天皇尽忠,而是真的把日本富强的希望寄托在了战争胜利上面。 而日本走马灯似更换的首相,也更好的向我们展示了政治和权力的本质。 在现代国家里,高级政治家的权力绝不来源于自己的位置,而在于有多少人愿意听你的命令。 有人愿意听你的命令,那你就有权力,无论你现在是什么职位。 而没有人愿意听你的命令,那你就没有权力,无论你现在是什么职位。 别人为什么愿意听你的命令?因为别人认为跟着你干,有前途,有希望,比跟着其他的人干更强。 总结下来就是,你让别人认为跟着你干有希望,那你就有权力。 当你无法继续带给这个人希望时,你就失去了权力。 每一个能跨入顶层的政治家,都不是酒囊饭袋,都是无数人拥戴上去的,都是人中之杰,一心为国为民,拿放大镜都很难挑出毛病的人。 决定他们政治生涯胜败的,其实就是支持他们理念民众数量的多寡,以及他们实际执政给国家带来的利益多寡。 顶层政治的核心,就是怎么让国民富裕,怎么平息国内矛盾。 日本不愿意改变国家体制,也没本事平息国内矛盾,选择战争是必然的道路,也是当时日本上上下下的一致选择。 为什么日本在1945年敢喊出1亿玉碎的口号,为什么日本平民会支持这个口号,傻不拉几的跟着日本政府去送死。 因为这样好战的日本政府,本来就是他们自己推上去的,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不好战的政府早就被弄垮台了,而一亿玉碎抗争到底,自然会得到民众的支持。 所以,现代国家的战争,是民意的战争,是一个上下同欲的国家和另一个上下同欲的国家之间的战争。 上下不同欲,高层一厢情愿发动战争的国家,根本就没有上战场掰手腕的资格,比如说清朝。 而真正的现代国家,比如说德国,比如说苏联,比如说日本,比如说美国,都是上下同欲时才会发动战争。 德国每一个士兵都在战场殊死拼杀,苏联每一个士兵也都在战争殊死拼杀。 苏德双方的士兵都不怕死,都认为彻底杀死对手是对自己国家最有利的选择。 最终德国败了,是败在国力不足,战斗意志没有任何问题。 就连被认为意志最软弱的美国,发动对日战争也是全国上下一致的愿望,在和日本战斗的时候美国陆海空三军可一点都不怕死。而日本军队,自然也不怕死。 这就是国家之间的对抗,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国家是正义的,最后以成王败寇来做定论。 既然成王败寇,那到底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 根据我的总结,当国家有必胜的把握,且上下同欲时发动战争,那就是正义的。 当国家没有必胜把握强行发动战争,无论是高层的愿望还是底层的愿望,这都是邪恶的,上下同欲也没用。 比如说日本,虽然上下同欲,虽然不怕死,但赌博式发动战争的结果,最后结局就是拖着全体日本国民一起灭亡,当然是邪恶的。 今天正好周末,本来想给大家介绍一部好影片的,顺手写点简介,没想到一不小心写多了,写成长文了。 我觉得,大家还是看看影片比较好,里面对日本政客表情和心态转变的描绘还是比较到位的。 这影片太长,公众号没法发,我把观影链接放在左下角“阅读原文”了,大家可以点击观影。 电影《军阀》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远方青木”, 原文链接
2021年11月23日
41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2021-11-21
阅读新闻的学习技巧,每天进步一点点
虽然中国互联网已经发展了这么多年,但是据我观察,很多人还是不太了解中国的互联网和阅读互联网新闻。 这方面很多人总是有一种借口,就是我又不是从事新闻媒体工作的,我干嘛非要了解互联网APP? 我们是可以不了解,但是时代机遇也会慢慢的抛弃我们,要做时间的朋友,理解阅读的力量,而互联网阅读,很重要。 这倒不是说虚拟经济就是一切,而是信息产业本身就蕴含了很多关键信息,几乎是现代人必要的能力,我甚至认为,这应该写入基础教育。 就是如何阅读互联网资讯?本文是学习工具文,希望对你的学习进步有所启发。 ①国内新闻媒体的基本面 我放个地图炮吧,就到现在为止,依旧有很多人还分不清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因为我经常看见有人转发某易新闻上营销号的内容,说这是新闻,其实这完全是误解。 新闻类APP主要分二种,正规媒体+门户网站APP。 其中正规媒体是这样的情况: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各种某某地方的日报,这些主要都是党报、地方政府报,属于正规主流官方媒体,消息来源是可信的,而且写文章的时候,可以当做数据、消息来源参考,证明你论点是来自权威报道。 不过这类媒体缺点就是很枯燥,但是枯燥就对了,因为正规媒体不需要玩花招,他们最重要的是做好本职工作。 然后正规官媒里面,也有一部分市场化的官媒。 比如如雷贯耳的新京报,虽然被很多网友吐槽,但新京报确实是官媒,新京报是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两大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综合类大型城市日报,是中国第一家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的跨地区经营的报纸,2011年9月1日,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京报的主管主办单位变更为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所以新京报是标准的官媒。 经常出一些被网友吐槽的点,主要是因为市场化的问题,这算对国内官媒的一个考验吧,就是如何把握好迎合市场化,同时又保持官媒的分寸。 新京报的槽点问题,根子还是平衡市场化和官媒分寸方面,运营的不够稳定,但是总体来说,虽然很多网友肯定会诟病,但是我说句实话,新京报的大部分内容,运营技术角度而言,还是属于国内做的不错的,只是有些时候在情绪方面冲过了。 市场化的官媒还有澎湃新闻、界面新闻、南方都市报、第一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每日经济新闻、经济观察报、财新、财经、北京青年报、中国青年报等等。 比如界面新闻是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而上海报业集团是在2013年10月28日经中共上海市委批准,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整合重组的。 再比如著名的《第一财经》,是上海地方官媒旗下的产品,是2003年7月,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和东方广播电台财经频率的呼号统一改为第一财经(ChinaBusinessNetwork,简称CBN);2004年11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创刊;2008年2月,第一财经周刊创刊。2011年9月,好运MONEY+创刊。 这些市场化的官媒特征就是,自由度很高,但是没有传统的正规官媒那么说话一锤定音,比如你看人民日报就说话频率相对很低,但是一旦发言就是一锤定音的。 这些官媒旗下的市场化媒体,自由度高的同时,就是说话不一定代表权威,更多只是一个相对参考的报道。 除了正规官媒和市场化官媒,下面还有几类: 比如观察者网,很多人以为观察者网是官媒,实际上观察者网是民间平台。而且你会发现,比如上海地方官媒旗下的《第一财经》是有记者的,但是观察者网没有记者。 因为只有官方媒体才有记者,比如可能很多人不喜欢新京报,但是新京报确实是正规资质的媒体,所以新京报有记者。 我也经常看观察者网,有些栏目确实做的很好,但是这里并不是贬低观察者网,而是说清楚网络平台和媒体的区别。 观察者网这类民间自己办的网站,统称为资讯门户网站,最早最著名的四大门户网站有:新浪新闻、网易新闻、搜狐新闻、腾讯新闻。后来又有了今日头条、观察者网、一点号等等。 以这四大门户网站为代表,在智能手机发展以后,就形成了各个新闻APP。 而观察者网的模式,就是以上门户网站的模式,观察者网也有自己的资讯APP,所以观察者网本质是网络平台,网络平台没有新闻采访权,只能转载正规媒体的稿件。 实际上,不仅仅是观察者网没有记者。 新浪新闻、网易新闻、搜狐新闻都没有记者。而腾讯新闻旗下的部分工作室,是有记者证的,所以腾讯新闻算有部分新闻采访权。 同理今日头条、一点号、百度新闻、微博等等,这些都是资讯APP,是网络平台。上面你看见的新闻,都是各个主流媒体入驻进去后转发的。本质上这些平台自己是没有自己的专属新闻的(除了腾讯),都是转发。 举例子:你在今日头条上面看见环球时报的内容,并不是头条自己有记者采访的,而是环球时报入驻头条后,环球时报在头条的账号发的。 而因为今日头条、一点号、百度新闻、微博、新浪新闻、网易新闻、搜狐新闻、腾讯新闻、观察者网等等,都是网络平台,所以个人创作者是可以入驻的。 就是你可以去申请一个账号,然后就在这些平台发布内容。 比如你可以去腾讯新闻申请账号,就可以发布内容。然后你在腾讯新闻上发布的内容被别人看见以后转发到了微信群,这并不是意味着,别人看见的内容,就是真正的新闻了。而只是你在腾讯新闻平台上创作的个人内容,纯属个人行为。 很多内容被误以为是新闻,其实都是个人入驻新闻APP,但是用户不知道,以为新闻APP上面全部是新闻造成的误会。 这其实也是现在新闻类产业的一个趋势,就是真正的新闻APP正在和互联网平台分道扬镳,侧重点越来越不一样。比如澎湃新闻这种正规的新闻APP上,就个人自媒体入驻的很少,基本都是新闻媒体入驻,其他新闻APP也一样的趋势。 虽然很多人诟病澎湃新闻和新京报的市场化问题,说他们有槽点,但是我对比各大官媒自己的新闻APP以后,澎湃新闻、新京报、界面新闻APP体验都是做的比较好的。倒是一些传统的老官媒,可能是因为技术升级更新不够快,导致APP非常的卡顿,而且界面很古老。 所以,以上我把中国媒体类型大致就说的很清楚了。 一类传统官媒。(权威) 二类市场化官媒。(参考报道) 三类网络平台。(都是转发新闻) 四类就是网络平台上的创作者。(与新闻无关) 新闻是只有前两类才能生产的,因为有采编权。后二类更多是个人创作,比如观察者网有自己的栏目,但是这不是新闻栏目,更类似一种网络脱口秀。第四类就是个人内容创作,并非新闻,是纯粹的民间行为。 你看完以上这些,以后再也不会被假新闻骗了。以后你看见一个新闻内容,第一反应就是,新闻来源是什么?是哪家媒体报道的,这个媒体是什么级别? 为什么经济参考报一句话就可以让游戏产业股价大跌?就是因为经济参考报是新华社旗下的。 如果是新京报说同样一句话,游戏产业的股价并不会大跌,请问为什么?因为新京报虽然是官媒,但是他是市场化的官媒。 我前面说了,市场化的官媒和传统官媒的区别就是,传统官媒说话不多,但是分量很重。而市场化的官媒服务市场以后,会产生大量的商业行为,所以他虽然是官媒,但是也不会成为官方意见的风向标了。 懂了吧? ②新闻阅读的技巧 有一个很重要、很方便的新闻阅读方式:报纸电子版。 很多人想不到,其实到今天了,报纸还是存在的,而且很多报纸的电子版,都是网络上可以免费公开看的。 比如百度搜索南方日报电子版,就可以找到南方日报官方的免费电子版,进行阅读。不仅仅是南方日报,实际上大部分主流官媒报,你去搜索名字+电子版,都可以找到官方的免费阅读版。 个人体验感觉,看报纸确实可以看见更多内容。 为什么?很多人肯定就以为,报纸电子版不就是和手机看新闻一模一样了吗? 完全不一样,因为手机阅读是平台根据你的喜好,给你推送阅读内容的,你会错过很多重要内容,因为平台算法会认为这些不能对你投其所好。 而报纸电子版,是把报纸扫描以后上传电脑,你可以在电脑上(其实手机上也行,就是电脑体验更好)体验到无纸化阅读报纸的方便。 而报纸和平台算法推送是不一样的。 报纸是有版面和编辑的,这非常重要。就比如很多官方重要的发展讲话,其实早有报道,但是你却很容易看不见。为什么? 就是因为算法害了你啊,很多重要的讲话内容,是严肃的,按照互联网的思维就是很无聊的内容,所以很少会推送给你,最后你就错过了,都不知道有这个事情。 你想想看,是不是细思极恐? 相反,报纸的内容排序,并不是读者导向的,而是编辑导向的。编辑会先根据内容级别的重要性,把版面排好,这样的结果就是,最好的版面未必是你喜欢的内容,但肯定是最重要的内容。 而且当你看报纸的时候,报纸是把重点内容全部聚合起来的,而不是你喜欢,就组合推送什么,这样就不存在信息茧房了。 看固定内容的报纸,你肯定会看见你不喜欢、不关注的内容,但是你的信息闭塞圈子也就打破了,我们总得学会聆听一些新内容,对吧?这样是不是对学习更好? 不入流的老板觉得传统官媒报纸不好看,一流老板每天第一件事就是看传统官媒的报纸,而且感觉越看越有味。 千万不要觉得传统官媒枯燥,严肃阅读就是这样的,不耍花腔的。至于有的人觉得传统官媒都是废话连篇,我只能说,你境界太低,完全品不出茶香。 很多家长喜欢说一句话,赢在起跑线。我说搞补习班这都不如让孩子天天坚持阅读主流官媒报纸。 首先,你想看懂官媒,你就得长期看,才能看懂。 其次,这里面就好像一个浩瀚的大海一样,充满了博大精深的汉语艺术,能看懂的人,会感觉其乐无穷,受益匪浅。 推荐阅读: 人民日报电子版(链接浏览器打开,即可免费阅读)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1-09/22/nbs.D110000renmrb_01.htm 光明日报电子版(链接浏览器打开,即可免费阅读)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09/22/nbs.D110000gmrb_01.htm 南方日报电子版(链接浏览器打开,即可免费阅读)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1-09/22/node_2.htm 经济参考报电子版(链接浏览器打开,即可免费阅读) http://dz.jjckb.cn/www/pages/webpage2009/html/2021-09/22/node_2.htm 孩子放学了,别搞什么补习了,多看看这些报纸,能涨见识很多。 其中南方日报电子版界面右上角有一个新闻搜索功能,做的是非常好的。 比如我搜索“钢铁价格”,我们就可以找到一堆关于钢铁价格的新闻报道,这和百度搜索是有重大区别的,百度搜索出来的广告实在太多了,很难找到全部是“纯新闻报道”的内容,倒是南方日报内部搜索可以做到。 这样,是不是你又比别人多了一个信息渠道? ③活用新闻APP 我经常大规模阅读新闻,我认为如果你要做投资和社会趋势观察,那有二个榜你是必须关注的。 首先自然是微博热搜,微博热搜过去是可以买的,现在还能不能我不知道。还有一类微博热搜,就是属于官方的意见吹风。 那些资本购买的热搜,一看就是商业营销的,你不需要关注,但是类似官方的意见吹风可以注意关注。 比如我写稿这一瞬间的热搜,我看了看,其中有两个商业相关的很重要,很明显是预示着要整顿健康相关的服务业。 特别是这个热搜第7的掏耳朵,是人民网发的,之前就发过好几次关于掏耳朵行业问题的内容了。 我们在微博搜索掏耳朵,可见三个相关的热搜,都是关于掏耳朵这个相对兴起行业的不规范问题关注。很明显,其中的灰色问题,已经被官方注意到了,违法问题整顿是必然。 其次就是知乎热榜,知乎热榜在中国互联网生态中,是对微博热搜的一次补充。 微博是七嘴八舌的发泄对相关热搜的情绪为主,而知乎就知识分子对热点问题的深入讨论,这个并不是我吹捧知乎,知乎确实是全网学历认证最多的问答平台。 你可以说知乎喜欢装,但是在知乎认证的高学历人士确实多于其他平台很多,而且其他平台很多是没有学历认证功能的,这点只有知乎是特别强调的。 知乎经常也会有主流媒体针对相关热点新闻的提问,很明显是在做一种意见收集参考,所以知乎热榜和微博一样,具有参考价值。 一些重要的问题,如果是看见知乎提问者是官媒,就说明官媒希望看看大家怎么讨论这些问题的,算一种意见收集。 再说说一些新闻APP的软件功能推荐。 在各个新闻APP里面,搜狐新闻的话题榜国内做得非常好,就是全网极简版热搜,而里面的每一个热搜话题,都是可以点开的。 点开以后就可以看见详细新闻时间链条,这太方便了,如果没有搜狐帮忙理清发生时间,你就得自己捋清楚,有了这个功能,你就可以最快时间内梳理清楚。 除了话题榜,搜狐还有个功能做的不错,就是24小时播报,里面的每一条新闻是按照时间排序的,比如19点发生什么事,18点发生什么事,然后点击右上角的视听,就可以语音朗读,很适合上班族收听。 相当于就是动态的每日最新情况极简播报,让你花最少的时间,了解清楚今天这24小时发生了什么事,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去看热搜究竟具体怎么回事的? 如果问你要看更详细的24小时新闻梳理,我就不得不提央视新闻APP了,他的时间链功能实在是过于强大。 搜狐新闻的24小时,是全网热点的时间链,侧重点是热度。而央视新闻APP的时间链更为重要,是24小时内,每一小时发生的重要时政、经济、社会改革内容,侧重点是政策方向。 央视新闻的24小时—时间链,更干货,点击时间链的每一条,打开就是具体的详细内容,非常强大的功能,这样我们就不存在因为时间而错过重要新闻了,你每日把央视新闻的时间链刷一圈,很快就看完了今天发生了什么。 而且还能看过去日子的24小时,发生的是什么事,也就是说,可以还原过去。 缺点就是不能语音播报,但是搜狐新闻的时间链可以,算各自各有优势吧。 今日头条里面有一个官媒账号,应该是我见过最强大的新闻整合官媒,叫:“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我这么说吧,你关注这一个账号,就相当于把头条上面全部的官媒关注了。 因为人如其名,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就是24小时发布所有的官媒报道新闻,你把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刷一波,基本就是加强型的央视新闻的24小时—时间链。 加强到什么程度?就是很多很重要,但是很细碎的地方性新闻,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都是24小时更新播报的,你说强不强悍?这种神仙官媒,必须推荐一波啊。 总结: 搜狐24小时时间链,是全网热点事件梳理速报。(其实这种类似的时间链,很多财经APP也有,就不推荐了,自己参考选用,说搜狐举例,是因为搜狐是四大门户网站之一。) 央视新闻24小时时间链,是全国重要时政、经济、社会改革新闻梳理速报。(权威专业)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就是24小时不停的更新全国发声的所有事...详细到了我们普通人认为芝麻大的事情,都会更新的明明白白。(细致) 三条时间链安排的明明白白,按需阅读,丰俭由人。 最后再说一个逆向新闻阅读方法。 现在因为各个互联网平台已经自媒体化了。你想搜索到纯粹的新闻报道内容已经很难了,搜索一些关键词,里面往往夹杂了一大堆奇奇怪怪的内容,你想看相关新闻,还得自己去扒出来,很不方便。 怎么办? 微博有一个功能,就是关注搜索。 比如我微博关注的都是一堆新闻媒体账号,没有然后其他账号,都是新闻。 在这个基础上,我去搜索关键词,然后点击关注栏,在关注栏里面搜索,比如我搜索“狗狗币”,我们就可以搜索到很多结果。 这些“结果”,就是我关注的这些新闻账号内,他们发布和“狗狗币”相关的新闻内容。 你只要关注了微博上所有的新闻账号,你去关注栏里面搜索,就相当于是在所有的新闻账号里面搜索你想看的新闻内容。 是不是就完美的规避了掺杂非新闻内容? 最后可以获得最完整的相关新闻报道参考?等于你自己通过平台功能,做了个新闻内容定向搜索引擎。 对以上,我再再说一个更神奇的功能,就是百度的热议搜索。 微博里面直接搜索关键词的话,你会看见很多相关的讨论,但是微博自己搜索出来的相关讨论,反而是很少的。 因为微博内的很多已有内容,你用微博自己是搜不出来。但是百度可以... 你在百度里面搜索要看的关键词,然后选择热议,这个热议栏搜索出来的,都是微博里面的内容。 然后点击具体的内容,就可以转跳微博。 而尴尬的地方就是,你用百度热议搜索一个关键词,出来的内容比微博多,而百度热议里面所有的内容都是微博的内容。 估计还是微博自我搜索功能太弱了,搜索不出来完整的微博内容,但是百度热议可以搜索出完整的微博内关键词内容,你说尴尬不尴尬? 所以如果你想调查一个新闻的完整微博讨论舆论,你得用百度去搜索微博,真给我整笑了... 所以今天,你学fei了吗?每天解锁新知识,每天进步一点点。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每日怡见”,阅读原文
2021年11月21日
153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1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