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
留言
友链
更多
视频
壁纸
推荐
早报
导航
2048
找电影
红旗头像
Search
1
浅谈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外交如何应对
7,370 阅读
2
聚合全网影视!观看无任何限制!真不简单!
6,444 阅读
3
正确认识当前两岸关系形势
3,269 阅读
4
论中国共产党成功及其优秀品质
3,249 阅读
5
“十三五”时期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重大意义
2,760 阅读
365
日
周
月
季
年
我的
我的中学
我的大学
我的研究生
我的工作
我的爱情
我的烦恼
我的其他
路
感悟
旅途
娱
影
音
体
文
食
饮
官方生活
公告
活动
资源分享
其他
注册丨登录
Search
标签搜索
形势与政策
日常
陆融海
考研
大学生活
中国航天
心情
中国共产党
生活
感悟
国庆
研究生生活
热门活动
电影
考研经验分享
我的大学
天气
学习
中国方案
优秀品质
陆融海
累计撰写
126
篇文章
累计收到
357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365
日
周
月
季
年
我的
我的中学
我的大学
我的研究生
我的工作
我的爱情
我的烦恼
我的其他
路
感悟
旅途
娱
影
音
体
文
食
饮
官方生活
公告
活动
资源分享
其他
页面
关于
留言
友链
视频
壁纸
推荐
早报
导航
2048
找电影
红旗头像
注册丨登录
搜索到
10
篇与
文
的结果
2021-11-22
【阅读教育】之《自私的基因》读后感
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就在于自私二字,在读之前,我一直想不通基因为什么是自私的,但读了之后便豁然开朗了,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涉及太多生物、科学的知识,所以我更多的是通过查取一些资料来明白它给我们人类的启示,以及对我们生活中一些思考方式的指导。 三读的时候我并不是单单在读这本书,我是结合《人性的弱点》一书一起读的,虽然表面看起来一个在讲基因,一个在讲人性,并没有什么联系,但当我结合后发现,基因不仅决定性状,基因可能还决定人性。基因在从古至今悠长的竞争中鹤立鸡群并不是因为它们本身懂得竞争和争取,自私只是一个比喻。基因才不知道要存活下来需要付出什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存活就存活了,那些亿万年来死亡消失的基因连自己败在哪里都不会知道,就像这些幸存下来的基因也不会知道为什么自己逃过一劫,九死一生。 从生物的遗传进化方面看,生物的表现和行为都是由基因直接或是间接控制的,基因可以说是人类行为的控制主谋,人类从出生开始大脑就被基因控制,以至于牙牙学语时就明白一些道理,做出一些奇怪却又常规的行为。由基因的自私性决定了人类的自私性,从这一方面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基因始终控制着不仅是身体,甚至是行为思想,比如高大的人生出来的后代就是高大的吗,相反,矮小的人的后代就是矮小的,有遗传基因疾病家族的后代就会遗传疾病,聪明的人生出的后代就是聪明的人。 不得不说理查德·道金斯不仅是一个生物学家,在文学上也称得上是一位佼佼者,“自私的基因”是个很有趣的书名,它激起了我揭开探索生命之旅的好奇心。在没有遇到这本书之前,我觉得“基因”只是附着在染色体上的一个神奇的,并为人的表现型做出一定贡献的东西罢了,我真的从来没有想过,基因竟然可以用“自私”这样一个形容词来形容。 我很喜欢作者的这种表述方式,严肃中带着些许幽默,喜欢他一再强调自己只是在用一个人们的都很喜欢都很容易理解的比喻来阐述基因的不自觉无意识无目的性。基因是一个永远崭新的话题,不仅值得伟人去谈论,也值得我们这些后代去探索。本文由“形势与政策-杰克”独家首发在“陆融海”平台上,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2021年11月22日
3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1-11-22
【阅读教育】之《鬼谷子》读后感
我之所以选择读这本书,是因为我觉得做人也是讲究方法的,很多的为人处世其实我们呢并不是生下来就会的,大部分时候还是需要我们后天去学习,所以在朋友的推荐下,我买了这本《鬼谷子》,从书中我学到了许多的做人和处事的方法,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聆听别人述说的事情,做人也要做一个谦虚的人,只要你对别人都是一个诚恳的态度,那别人对你不管怎样都会是好的。 书中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做人,一定要张弛有度,尤其是在生活中,语言的作用非同小可,运用好语言可以锦上添花,反之则飞来横祸,自古就有老话“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后半句说的也是这个意思。”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并且对待不同的人,应该运用不同的说话方式去表述。我很赞成这句话,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你的说话方式,也许你的说话方式刚好是别人不喜欢的,那这个时候,你就应该明白,对待不同的人,你可以用不同的语气和别人说话,这样你就可以尽可能的减少犯错误的概率。 看完如何做人这个环节后,就是学会如何做事了,做事呢,要谦虚谨慎,不能锋芒毕露,否则可能让其他人产生反感的情绪,从而针对自己。尤其当别人提出自己做的事情的提出不同的看法时,更要虚心倾听,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对待,既能不断完善改进自己,又能不得罪对方,让对方觉得自己虚心接受建议,从而产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一个好的人际关系,真的是需要我们去经营的,做人做事都要做最谦虚的,做好自己,不要太过于展现自己,那给人的感觉一定是好的,没有一个人是喜欢那种喜欢在外面展示自己的人,尤其是讨厌你的人。 《鬼谷子》教会了我太多的东西,也让我学会了一个很现实的东西,就是利益,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是最大的,因此,在做事情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到别人的利益,然后也要记得在自己想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别人也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一些利益的话,我们就很有可能与对方达成共识,因为大部分人都只会做与自己利益相勾连的事情,相信你也是。本文由“形势与政策-杰克”独家首发在“陆融海”平台上,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2021年11月22日
3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1-11-21
阅读新闻的学习技巧,每天进步一点点
虽然中国互联网已经发展了这么多年,但是据我观察,很多人还是不太了解中国的互联网和阅读互联网新闻。 这方面很多人总是有一种借口,就是我又不是从事新闻媒体工作的,我干嘛非要了解互联网APP? 我们是可以不了解,但是时代机遇也会慢慢的抛弃我们,要做时间的朋友,理解阅读的力量,而互联网阅读,很重要。 这倒不是说虚拟经济就是一切,而是信息产业本身就蕴含了很多关键信息,几乎是现代人必要的能力,我甚至认为,这应该写入基础教育。 就是如何阅读互联网资讯?本文是学习工具文,希望对你的学习进步有所启发。 ①国内新闻媒体的基本面 我放个地图炮吧,就到现在为止,依旧有很多人还分不清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因为我经常看见有人转发某易新闻上营销号的内容,说这是新闻,其实这完全是误解。 新闻类APP主要分二种,正规媒体+门户网站APP。 其中正规媒体是这样的情况: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各种某某地方的日报,这些主要都是党报、地方政府报,属于正规主流官方媒体,消息来源是可信的,而且写文章的时候,可以当做数据、消息来源参考,证明你论点是来自权威报道。 不过这类媒体缺点就是很枯燥,但是枯燥就对了,因为正规媒体不需要玩花招,他们最重要的是做好本职工作。 然后正规官媒里面,也有一部分市场化的官媒。 比如如雷贯耳的新京报,虽然被很多网友吐槽,但新京报确实是官媒,新京报是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两大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综合类大型城市日报,是中国第一家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的跨地区经营的报纸,2011年9月1日,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京报的主管主办单位变更为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所以新京报是标准的官媒。 经常出一些被网友吐槽的点,主要是因为市场化的问题,这算对国内官媒的一个考验吧,就是如何把握好迎合市场化,同时又保持官媒的分寸。 新京报的槽点问题,根子还是平衡市场化和官媒分寸方面,运营的不够稳定,但是总体来说,虽然很多网友肯定会诟病,但是我说句实话,新京报的大部分内容,运营技术角度而言,还是属于国内做的不错的,只是有些时候在情绪方面冲过了。 市场化的官媒还有澎湃新闻、界面新闻、南方都市报、第一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每日经济新闻、经济观察报、财新、财经、北京青年报、中国青年报等等。 比如界面新闻是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而上海报业集团是在2013年10月28日经中共上海市委批准,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整合重组的。 再比如著名的《第一财经》,是上海地方官媒旗下的产品,是2003年7月,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和东方广播电台财经频率的呼号统一改为第一财经(ChinaBusinessNetwork,简称CBN);2004年11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创刊;2008年2月,第一财经周刊创刊。2011年9月,好运MONEY+创刊。 这些市场化的官媒特征就是,自由度很高,但是没有传统的正规官媒那么说话一锤定音,比如你看人民日报就说话频率相对很低,但是一旦发言就是一锤定音的。 这些官媒旗下的市场化媒体,自由度高的同时,就是说话不一定代表权威,更多只是一个相对参考的报道。 除了正规官媒和市场化官媒,下面还有几类: 比如观察者网,很多人以为观察者网是官媒,实际上观察者网是民间平台。而且你会发现,比如上海地方官媒旗下的《第一财经》是有记者的,但是观察者网没有记者。 因为只有官方媒体才有记者,比如可能很多人不喜欢新京报,但是新京报确实是正规资质的媒体,所以新京报有记者。 我也经常看观察者网,有些栏目确实做的很好,但是这里并不是贬低观察者网,而是说清楚网络平台和媒体的区别。 观察者网这类民间自己办的网站,统称为资讯门户网站,最早最著名的四大门户网站有:新浪新闻、网易新闻、搜狐新闻、腾讯新闻。后来又有了今日头条、观察者网、一点号等等。 以这四大门户网站为代表,在智能手机发展以后,就形成了各个新闻APP。 而观察者网的模式,就是以上门户网站的模式,观察者网也有自己的资讯APP,所以观察者网本质是网络平台,网络平台没有新闻采访权,只能转载正规媒体的稿件。 实际上,不仅仅是观察者网没有记者。 新浪新闻、网易新闻、搜狐新闻都没有记者。而腾讯新闻旗下的部分工作室,是有记者证的,所以腾讯新闻算有部分新闻采访权。 同理今日头条、一点号、百度新闻、微博等等,这些都是资讯APP,是网络平台。上面你看见的新闻,都是各个主流媒体入驻进去后转发的。本质上这些平台自己是没有自己的专属新闻的(除了腾讯),都是转发。 举例子:你在今日头条上面看见环球时报的内容,并不是头条自己有记者采访的,而是环球时报入驻头条后,环球时报在头条的账号发的。 而因为今日头条、一点号、百度新闻、微博、新浪新闻、网易新闻、搜狐新闻、腾讯新闻、观察者网等等,都是网络平台,所以个人创作者是可以入驻的。 就是你可以去申请一个账号,然后就在这些平台发布内容。 比如你可以去腾讯新闻申请账号,就可以发布内容。然后你在腾讯新闻上发布的内容被别人看见以后转发到了微信群,这并不是意味着,别人看见的内容,就是真正的新闻了。而只是你在腾讯新闻平台上创作的个人内容,纯属个人行为。 很多内容被误以为是新闻,其实都是个人入驻新闻APP,但是用户不知道,以为新闻APP上面全部是新闻造成的误会。 这其实也是现在新闻类产业的一个趋势,就是真正的新闻APP正在和互联网平台分道扬镳,侧重点越来越不一样。比如澎湃新闻这种正规的新闻APP上,就个人自媒体入驻的很少,基本都是新闻媒体入驻,其他新闻APP也一样的趋势。 虽然很多人诟病澎湃新闻和新京报的市场化问题,说他们有槽点,但是我对比各大官媒自己的新闻APP以后,澎湃新闻、新京报、界面新闻APP体验都是做的比较好的。倒是一些传统的老官媒,可能是因为技术升级更新不够快,导致APP非常的卡顿,而且界面很古老。 所以,以上我把中国媒体类型大致就说的很清楚了。 一类传统官媒。(权威) 二类市场化官媒。(参考报道) 三类网络平台。(都是转发新闻) 四类就是网络平台上的创作者。(与新闻无关) 新闻是只有前两类才能生产的,因为有采编权。后二类更多是个人创作,比如观察者网有自己的栏目,但是这不是新闻栏目,更类似一种网络脱口秀。第四类就是个人内容创作,并非新闻,是纯粹的民间行为。 你看完以上这些,以后再也不会被假新闻骗了。以后你看见一个新闻内容,第一反应就是,新闻来源是什么?是哪家媒体报道的,这个媒体是什么级别? 为什么经济参考报一句话就可以让游戏产业股价大跌?就是因为经济参考报是新华社旗下的。 如果是新京报说同样一句话,游戏产业的股价并不会大跌,请问为什么?因为新京报虽然是官媒,但是他是市场化的官媒。 我前面说了,市场化的官媒和传统官媒的区别就是,传统官媒说话不多,但是分量很重。而市场化的官媒服务市场以后,会产生大量的商业行为,所以他虽然是官媒,但是也不会成为官方意见的风向标了。 懂了吧? ②新闻阅读的技巧 有一个很重要、很方便的新闻阅读方式:报纸电子版。 很多人想不到,其实到今天了,报纸还是存在的,而且很多报纸的电子版,都是网络上可以免费公开看的。 比如百度搜索南方日报电子版,就可以找到南方日报官方的免费电子版,进行阅读。不仅仅是南方日报,实际上大部分主流官媒报,你去搜索名字+电子版,都可以找到官方的免费阅读版。 个人体验感觉,看报纸确实可以看见更多内容。 为什么?很多人肯定就以为,报纸电子版不就是和手机看新闻一模一样了吗? 完全不一样,因为手机阅读是平台根据你的喜好,给你推送阅读内容的,你会错过很多重要内容,因为平台算法会认为这些不能对你投其所好。 而报纸电子版,是把报纸扫描以后上传电脑,你可以在电脑上(其实手机上也行,就是电脑体验更好)体验到无纸化阅读报纸的方便。 而报纸和平台算法推送是不一样的。 报纸是有版面和编辑的,这非常重要。就比如很多官方重要的发展讲话,其实早有报道,但是你却很容易看不见。为什么? 就是因为算法害了你啊,很多重要的讲话内容,是严肃的,按照互联网的思维就是很无聊的内容,所以很少会推送给你,最后你就错过了,都不知道有这个事情。 你想想看,是不是细思极恐? 相反,报纸的内容排序,并不是读者导向的,而是编辑导向的。编辑会先根据内容级别的重要性,把版面排好,这样的结果就是,最好的版面未必是你喜欢的内容,但肯定是最重要的内容。 而且当你看报纸的时候,报纸是把重点内容全部聚合起来的,而不是你喜欢,就组合推送什么,这样就不存在信息茧房了。 看固定内容的报纸,你肯定会看见你不喜欢、不关注的内容,但是你的信息闭塞圈子也就打破了,我们总得学会聆听一些新内容,对吧?这样是不是对学习更好? 不入流的老板觉得传统官媒报纸不好看,一流老板每天第一件事就是看传统官媒的报纸,而且感觉越看越有味。 千万不要觉得传统官媒枯燥,严肃阅读就是这样的,不耍花腔的。至于有的人觉得传统官媒都是废话连篇,我只能说,你境界太低,完全品不出茶香。 很多家长喜欢说一句话,赢在起跑线。我说搞补习班这都不如让孩子天天坚持阅读主流官媒报纸。 首先,你想看懂官媒,你就得长期看,才能看懂。 其次,这里面就好像一个浩瀚的大海一样,充满了博大精深的汉语艺术,能看懂的人,会感觉其乐无穷,受益匪浅。 推荐阅读: 人民日报电子版(链接浏览器打开,即可免费阅读)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1-09/22/nbs.D110000renmrb_01.htm 光明日报电子版(链接浏览器打开,即可免费阅读)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09/22/nbs.D110000gmrb_01.htm 南方日报电子版(链接浏览器打开,即可免费阅读)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1-09/22/node_2.htm 经济参考报电子版(链接浏览器打开,即可免费阅读) http://dz.jjckb.cn/www/pages/webpage2009/html/2021-09/22/node_2.htm 孩子放学了,别搞什么补习了,多看看这些报纸,能涨见识很多。 其中南方日报电子版界面右上角有一个新闻搜索功能,做的是非常好的。 比如我搜索“钢铁价格”,我们就可以找到一堆关于钢铁价格的新闻报道,这和百度搜索是有重大区别的,百度搜索出来的广告实在太多了,很难找到全部是“纯新闻报道”的内容,倒是南方日报内部搜索可以做到。 这样,是不是你又比别人多了一个信息渠道? ③活用新闻APP 我经常大规模阅读新闻,我认为如果你要做投资和社会趋势观察,那有二个榜你是必须关注的。 首先自然是微博热搜,微博热搜过去是可以买的,现在还能不能我不知道。还有一类微博热搜,就是属于官方的意见吹风。 那些资本购买的热搜,一看就是商业营销的,你不需要关注,但是类似官方的意见吹风可以注意关注。 比如我写稿这一瞬间的热搜,我看了看,其中有两个商业相关的很重要,很明显是预示着要整顿健康相关的服务业。 特别是这个热搜第7的掏耳朵,是人民网发的,之前就发过好几次关于掏耳朵行业问题的内容了。 我们在微博搜索掏耳朵,可见三个相关的热搜,都是关于掏耳朵这个相对兴起行业的不规范问题关注。很明显,其中的灰色问题,已经被官方注意到了,违法问题整顿是必然。 其次就是知乎热榜,知乎热榜在中国互联网生态中,是对微博热搜的一次补充。 微博是七嘴八舌的发泄对相关热搜的情绪为主,而知乎就知识分子对热点问题的深入讨论,这个并不是我吹捧知乎,知乎确实是全网学历认证最多的问答平台。 你可以说知乎喜欢装,但是在知乎认证的高学历人士确实多于其他平台很多,而且其他平台很多是没有学历认证功能的,这点只有知乎是特别强调的。 知乎经常也会有主流媒体针对相关热点新闻的提问,很明显是在做一种意见收集参考,所以知乎热榜和微博一样,具有参考价值。 一些重要的问题,如果是看见知乎提问者是官媒,就说明官媒希望看看大家怎么讨论这些问题的,算一种意见收集。 再说说一些新闻APP的软件功能推荐。 在各个新闻APP里面,搜狐新闻的话题榜国内做得非常好,就是全网极简版热搜,而里面的每一个热搜话题,都是可以点开的。 点开以后就可以看见详细新闻时间链条,这太方便了,如果没有搜狐帮忙理清发生时间,你就得自己捋清楚,有了这个功能,你就可以最快时间内梳理清楚。 除了话题榜,搜狐还有个功能做的不错,就是24小时播报,里面的每一条新闻是按照时间排序的,比如19点发生什么事,18点发生什么事,然后点击右上角的视听,就可以语音朗读,很适合上班族收听。 相当于就是动态的每日最新情况极简播报,让你花最少的时间,了解清楚今天这24小时发生了什么事,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去看热搜究竟具体怎么回事的? 如果问你要看更详细的24小时新闻梳理,我就不得不提央视新闻APP了,他的时间链功能实在是过于强大。 搜狐新闻的24小时,是全网热点的时间链,侧重点是热度。而央视新闻APP的时间链更为重要,是24小时内,每一小时发生的重要时政、经济、社会改革内容,侧重点是政策方向。 央视新闻的24小时—时间链,更干货,点击时间链的每一条,打开就是具体的详细内容,非常强大的功能,这样我们就不存在因为时间而错过重要新闻了,你每日把央视新闻的时间链刷一圈,很快就看完了今天发生了什么。 而且还能看过去日子的24小时,发生的是什么事,也就是说,可以还原过去。 缺点就是不能语音播报,但是搜狐新闻的时间链可以,算各自各有优势吧。 今日头条里面有一个官媒账号,应该是我见过最强大的新闻整合官媒,叫:“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我这么说吧,你关注这一个账号,就相当于把头条上面全部的官媒关注了。 因为人如其名,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就是24小时发布所有的官媒报道新闻,你把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刷一波,基本就是加强型的央视新闻的24小时—时间链。 加强到什么程度?就是很多很重要,但是很细碎的地方性新闻,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都是24小时更新播报的,你说强不强悍?这种神仙官媒,必须推荐一波啊。 总结: 搜狐24小时时间链,是全网热点事件梳理速报。(其实这种类似的时间链,很多财经APP也有,就不推荐了,自己参考选用,说搜狐举例,是因为搜狐是四大门户网站之一。) 央视新闻24小时时间链,是全国重要时政、经济、社会改革新闻梳理速报。(权威专业)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就是24小时不停的更新全国发声的所有事...详细到了我们普通人认为芝麻大的事情,都会更新的明明白白。(细致) 三条时间链安排的明明白白,按需阅读,丰俭由人。 最后再说一个逆向新闻阅读方法。 现在因为各个互联网平台已经自媒体化了。你想搜索到纯粹的新闻报道内容已经很难了,搜索一些关键词,里面往往夹杂了一大堆奇奇怪怪的内容,你想看相关新闻,还得自己去扒出来,很不方便。 怎么办? 微博有一个功能,就是关注搜索。 比如我微博关注的都是一堆新闻媒体账号,没有然后其他账号,都是新闻。 在这个基础上,我去搜索关键词,然后点击关注栏,在关注栏里面搜索,比如我搜索“狗狗币”,我们就可以搜索到很多结果。 这些“结果”,就是我关注的这些新闻账号内,他们发布和“狗狗币”相关的新闻内容。 你只要关注了微博上所有的新闻账号,你去关注栏里面搜索,就相当于是在所有的新闻账号里面搜索你想看的新闻内容。 是不是就完美的规避了掺杂非新闻内容? 最后可以获得最完整的相关新闻报道参考?等于你自己通过平台功能,做了个新闻内容定向搜索引擎。 对以上,我再再说一个更神奇的功能,就是百度的热议搜索。 微博里面直接搜索关键词的话,你会看见很多相关的讨论,但是微博自己搜索出来的相关讨论,反而是很少的。 因为微博内的很多已有内容,你用微博自己是搜不出来。但是百度可以... 你在百度里面搜索要看的关键词,然后选择热议,这个热议栏搜索出来的,都是微博里面的内容。 然后点击具体的内容,就可以转跳微博。 而尴尬的地方就是,你用百度热议搜索一个关键词,出来的内容比微博多,而百度热议里面所有的内容都是微博的内容。 估计还是微博自我搜索功能太弱了,搜索不出来完整的微博内容,但是百度热议可以搜索出完整的微博内关键词内容,你说尴尬不尴尬? 所以如果你想调查一个新闻的完整微博讨论舆论,你得用百度去搜索微博,真给我整笑了... 所以今天,你学fei了吗?每天解锁新知识,每天进步一点点。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每日怡见”,阅读原文
2021年11月21日
153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2021-09-30
有哪些适合2021年国庆节的文案?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见证百年,愿山河无恙,祖国繁荣昌盛。。。
2021年09月30日
56 阅读
0 评论
3 点赞
2021-04-25
你知道多少成语常识?
你知道多少成语常识?当你和别人交流谈到某个成语你不知道时,你会怎么办?百度?可是百度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不知道的。这时你就需要一个强大的网站来帮助你变得更强了。这个网站就是: 成语常识网 !初识初到这个网站就被它的简洁震撼到了,他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广告,直接步入正题,给你想要的。再会在这里你可以很容易地看到搜索按钮,你能够快速搜索你想查询的成语。一个成语介绍包括:成语拼音、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成语简拼、成语用法、成语造句等,非常地全面。重逢这个网站还有其他新奇的功能,欢迎你来探索,让我们一起在“ 成语常识网 ”重逢吧!
2021年04月25日
49 阅读
1 评论
2 点赞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