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4月30日
四月的最后一天啦
**宜** 计划五一出行
**忌** 担心人满为患
(都有好运喔)
铛铛铛~终于到了专业课经验分享时间。其实对于专业课的分享,我没有很大的把握能说清楚,因为在我备考的过程中,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迷茫和焦虑,导致我背书开始得太晚,到最后都没有自己总结过专业课的答题模板,也没有时间好好模拟练习过。那么,我走过的弯路,请你不要再走啦,五月就要来了,加油冲呀!
不过我还是得说一句,恕我涉猎不多,目前只能讲讲我自己的备考过程和一些经验,对于考行政管理的学弟学妹们可能会有一点点用处,别的专业我也不太了解,也不敢瞎说。还是那句老话,斟酌取之~
这段时间我接触了很多22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在和他们的交流中,发现很多人都关心一个问题:专业课的复习进度。特别是有一些学校参考书目繁多,让他们倍感压力;或者是决定跨考的考生,面对新的专业无从下手。
我的时间线:
我从去年3月份开始复习专业课,主要的任务就是看书+整理笔记。一直到10月份,我把笔记整理完毕,正式开始背书阶段。10、11月是紧张又痛苦的背书阶段,到了12月就是复习背过的笔记+回顾书本。
从我的时间线来看,看书的时间拉得特别长,一方面是书很多,另一方面是......我很多时候都在迷茫。究竟在迷茫个什么劲儿呢?最开始,迷茫该怎么做笔记;看书看到一半,迷茫前面看过的内容记不住;看完了一本书,迷茫什么时候开始背书;想着复试如果有一篇论文发表会不会更有优势,就迷茫要不要写一篇论文......说到底,心不静,性不稳。
回过头来看这段经历,我想,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做一件事,迷茫的时间和机会就会少很多吧。解决办法如下:
先给自己规定一个正式开始背书的时间,比如9月份,然后在那之前,就看书+整理笔记。尽可能把笔记整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背书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背自己的笔记。当然,背笔记≠不看书,在背书的过程中也需要时常回顾书本,理清知识点的前后关联性。关于怎样看书,怎样做笔记,下面再说。
我的背书阶段紧张又痛苦,因为剩下的时间实在不多。现在想想,我好佩服那些九月份备考的大佬们,光是背书就耗尽了我所有力气[捂脸哭]。
因为前期各种各样的事情,加上我无尽的迷茫和焦虑,我一直到10月才开始背书。不幸中的万幸是,前期我的笔记整理得很好,并且我学会了做计划,在背书时就有条不紊。
这里我想说,要根据自己报考学校的参考书目的多少以及自己的时间,合理地确定开始背书的时间。背书并不是开始得越早越好,不然很容易陷入疲劳状态。关于怎么背书,也是下面再讲。
总之,复习进度其实很好掌握。确定好背书月份,在那之前看书+整理笔记。每个月、每周、每天的进度根据自己的参考书的多少以及时间的充裕程度安排,保证在背书月份之前把书看完,笔记整理好。到了背书阶段也需要制定计划,看看自己需要在几月份之前背完,然后算一算每天需要背多少内容,按计划进行就OK了。
(可以自己做个计划表)
做笔记这件事我也摸索了好长一段时间。我主要是做的电子笔记,因为方便修改和整理,用的软件是幕布。在最开始我也尝试过各种做笔记的软件,但是最终选择了幕布,因为用幕布可以轻松地分出笔记之间的层次,对我来说一目了然。而且幕布最后可以导出PDF,还可以自己搞目录,简直太合我胃口了!
(电脑版幕布)
(笔记的目录)
说完了工具,就来说一说到底应该怎么看书和做笔记吧。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在看书的时候,所有的知识点都想要记下来,生怕错过一个点子,考试就会考到这个点。其实我在看书的时候也会这样,抓不住重点。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放平心态。如果你是考的本专业,那凭借着自己对本专业的了解,是可以区分出什么是重点,什么是次重点的。不要过于纠结某个小知识点到底会不会考,如果自己能在看书的时候把它理解得透透儿的,在后面碰到的时候会很轻松联想起来的。如果你是跨专业,对于重点的把握就可能不是很清晰,我能想到的有两个解决办法:第一是把书本目录标题作为参考。一、二级标题的内容绝对是这本书的重中之重,标题内容绝对是要掌握的。每个标题下面的内容里面涉及到的知识点,可以算作是次重要的,在看书的时候注重理解。第二个方法比较简单粗暴,如果可以找到直系学长学姐的笔记,那就最好不过了。看书的时候可以把学长学姐的笔记当做重点,再自己自行进行补充修改,形成自己的笔记。
做笔记呢,最好有层次感,可以按照书本的结构来,比如绪论、第一章、第二章这样的。书目录的结构是作者行文的结构,有其逻辑在里面,跟着目录走也会让自己的思路变得清晰起来。如果学校没有给参考书,只给了考点,那就去各种网站贴吧找参考书,一般这种给考点的学校,参考书目都比较多,这时就可以按照学科分类来做笔记,而不是按照一本一本的参考书来。
举两个栗子:
总之,看书、做笔记要找准方法,不能一上来就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记下来,也不能不做分类就一本书一本书挨着做笔记。找对方法,讲求效率,一定可以的!
啊~背书这件事,不知道我能不能说清楚。首先说明,我是用的anki软件,原理是艾宾浩斯。其实这个软件被我用来背书是大材小用,它讲求的是最小单元记忆,并且适用于长期记忆。如果是在看书阶段就开始用它进行最小单元记忆的话,理论上说效果会更好。这里一两句我实在说不清楚,我在前期试着这样做过,每天的任务很繁重,这里就不介绍了。我主要是用它来进行短期的记忆,通过反复的背诵和强化,达到记忆的效果。
我给自己的背诵时间是10、11月两个月,共61天,在61天里,我需要背诵前期整理好的747个知识点,于是就可以算出来每天需要背12个知识点。我每天早上开始背专业课的时候,就把这12个题目添加进anki,根据我背诵的情况,它会自己给我安排复习的时间。有的知识点背得不熟,可能10分钟后我就要背,或者1天后就要复习。有的知识点比较熟悉,就可能4天后才会给我安排复习。所以我每天只需要添加进新的题目,同时复习anki提示我要复习的题目就可以了。看起来每天新背12个题目不算多,确实不多,但是到中期的时候,每天需要复习五六七八十个题目的时候,着实也很崩溃。
anki不仅可以背专业课,也可以拿来背政治。11月开始的时候,政治就也开始背分析题素材了。如果是跟着徐涛老师背素材的话,就会发现,在徐涛老师的公众号里,是每天更新一个素材,然后当天背完。所以我每天背政治之前,也是把那个题目添加进anki,再按照anki安排的时间复习就好了。
关于anki的一些参数设置,我放一张图在下面,可以照着设置一下。它的最晚复习时间是3天后,我当时设置3天是因为我时间不够了,如果最晚复习时间是10天后,恐怕一个知识点我还没背几遍,就该考试了......
(具体的可以自己去摸索)
好啦,专业课的分享就到这里啦,不出意外,这应该是最后一个关于考研的推送了。人生路漫漫,考研只是其中的一小段时光,很幸运我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这一段时光,期待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会有更加丰富的经历和更加充实的见识。
END
本文由“小拳拳”同步首发在“陆融海”平台上,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欢迎“小拳拳”小姐姐前来本站发布文章
挺厉害的小姐姐,向你学习
谢谢!
小姐姐考的哪儿呀
考的北航行管哒
不错耶!我们还要考数学
?